L - 巖藻酮糖的應用領域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
微生物代謝研究領域:L - 巖藻酮糖是 L - 巖藻糖代謝的核心中間產物。在許多細菌和真菌中,L - 巖藻糖需先經 L - 巖藻糖異構酶催化異構化為 L - 巖藻酮糖,再通過 L - 巖藻酮糖激酶磷酸化生成 L - 巖藻酮糖 - 1 - 磷酸,最終進入糖酵解途徑供能。科研中,L - 巖藻酮糖可作為代謝標記物,通過檢測其在細胞內的積累或消耗速率,分析微生物對 L - 巖藻糖的利用效率,揭示相關酶的活性及調控機制。
酶功能研究領域:L - 巖藻酮糖的轉化依賴多種特異性酶,使其成為研究酶的底物特異性、催化效率及結構 - 功能關系的理想工具。例如,L - 巖藻糖異構酶可逆催化 L - 巖藻糖與 L - 巖藻酮糖的異構化,通過測定 L - 巖藻酮糖的生成速率,可量化酶的活性,或篩選該酶的突變體。L - 巖藻酮糖還可用于探究酮糖 - 醛糖異構酶的底物廣譜性,對比其與其他酮糖的轉化效率,揭示酶的活性中心結構特征。
細胞信號與糖基化研究領域:L - 巖藻糖是細胞表面糖蛋白、糖脂的重要組成部分,而 L - 巖藻酮糖作為其代謝中間產物,可通過代謝標記技術間接研究糖基化過程。當細胞外供給高濃度 L - 巖藻酮糖時,可能競爭性抑制 L - 巖藻糖向糖鏈的整合,導致細胞表面巖藻糖基化修飾減少。通過檢測糖蛋白的巖藻糖含量變化,可分析巖藻糖基化對蛋白質功能的影響。此外,用穩定同位素標記的 L - 巖藻酮糖處理細胞,通過質譜分析追蹤其在糖鏈中的摻入路徑,可揭示巖藻糖基化的動態代謝網絡。
病原菌與宿主相互作用研究領域:某些致病菌能利用宿主細胞表面的 L - 巖藻糖作為碳源,其代謝過程依賴 L - 巖藻酮糖的轉化,因此 L - 巖藻酮糖可用于解析病原菌的致病機制。例如,幽門螺桿菌通過表達 L - 巖藻糖轉運蛋白和代謝酶,將宿主黏液中的 L - 巖藻糖轉化為 L - 巖藻酮糖并進一步代謝,以適應胃內營養匱乏環境。研究中,可通過添加 L - 巖藻酮糖或其類似物,觀察病原菌的生長速率變化,驗證該代謝途徑對病原菌定植的必要性,為開發靶向酶抑制劑提供依據。
罕見糖生物合成領域:在酶法合成其他罕見糖,如 L - 巖藻糖醇、L - 古洛糖時,L - 巖藻酮糖可作為底物,通過還原酶催化生成目標產物,用于研究酶的區域選擇性和立體選擇性。此外,L - 巖藻酮糖作為 L 型糖的代表,與 D 型異構體對比,可探究糖的構型對其與蛋白質相互作用的影響,揭示生物分子識別的立體特異性規律。
關于我們:
陜西星貝愛科生物科技經營的產品種類包括有:合成磷脂、高分子聚乙二醇衍生物、嵌段共聚物、磁性納米顆粒、納米金及納米金棒、近紅外熒光染料、活性熒光染料、熒光標記物、蛋白交聯劑、小分子PEG衍生物、點擊化學產品、樹枝狀聚合物、環糊精衍生物、大環配體類、熒光量子點、透明質酸衍生物、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、碳納米管、富勒烯,二氧化硅及介孔二氧化硅,聚合物微球,近紅外熒光染料,聚苯乙烯微球,上轉換納米發光顆粒,MRI核磁造影產品,熒光蛋白及熒光探針等等。
溫馨提示:僅用于科研,不能用于人體!
相關產品:
3458-28-4 Mannose (Man)
685-73-4 D-Galacturonic acid (GalA)
1772-03-8 Galactosamine (GalNH2)
1811-31-0 N-Acetylgalactosamine (GalNAc)
UDP-2-alkynyl-GlcNAc
UDP-2-carbonyl-GlcNAc
UDP-6-Biotinyl-GlcNAc